欢迎访问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行业协会!
资讯详情
浙江省智能建造技术装备应用目录
(第一版)
一、智能设计
推广自主可控的智能设计系统,开展基于BIM的协同设计,探索生成式智能设计方式,培育设计参与的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筑全生命期、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自主BIM协同设计系统应用场景:基于BIM平台研发的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的自主协同设计系统。系统可有效整合设计资源,允许项目团队在工程设计或文档编制过程中,实时进行修改,修改结果会在各专业、各环节中实时呈现。可应用于协同设计、规范审查、模拟分析、图纸清单、成果展示、算量深化,可对接BIM装配式设计,并在后期对接智慧运维等多场景的数字化应用。
(二)自主装配式BIM设计软件应用场景: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底层架构,聚焦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需求,解决预制构件的智能深化设计问题。可自动识别CAD图纸,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依靠管道几何约束拆分技术、构件编码技术、布料算法辅助生成相应的深化图、加工料单等,提高设计效率。设计数据可对接生产、施工和运维,联通生产加工设备,为装配式建筑相关智能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三)工业化内装数字设计系统应用场景:基于Revit平台开发,针对装饰快速设计建模出图的应用系统。系统集成了快速建模、基础建模、地面建模、天花建模、墙面建模、批量建模、平急箱建模、构件装配、轻质隔墙、基础标注、智能出图块等功能模块,实现装饰快速设计,一键出图出量。
(四)BIM施工图审查系统应用场景:明确BIM施工图审查要求,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从二维图纸专家经验审查向包含三维模型在内的结构化数据人工智能审查的技术理念和实施路径。集成“图形展示、模型装载、渲染计算”等数字化图纸模型处理功能,建立施工图三维审查系统生态,提高审批审查质量和效率。通过“图形引擎、规则引擎”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开发,推动从人工审查向智能辅助审查转变,为智能建造项目在数字设计及后续全过程数字化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
二、智能生产
推广符合工程建设环节进度、质量等要求的部品部件生产阶段及内部环节数字系统,开展工程数字化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对接,培育生产参与的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造与制造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装配式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对构件厂的人员、生产、物料、堆场及发货等多个场景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到各场景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项目数据导入生产系统后,根据三维可视化模型排产下单,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堆放、发货全过程管理。生产过程中,各构件生产工序记录完整,数据导出便捷;生产完成的构件,按构件类型分别堆放在各个堆场区,且构件的堆放状态、库位信息随时可查;根据项目、库位等信息扫码生成发货单和合格证,并根据发货单装车运输,发货单记录查询便捷,附带随车工装信息,车辆运输过程中可对运输司机进行定位查询。
(二)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应用场景:适用于钢结构构件的生产加工,将BIM技术融入钢结构生产全过程,实现钢结构件设计数据到生产加工数据的自动化流转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CAD图纸和制造车间的数字生产程序,构件的钻孔、切割、锁口和零件板的装配、焊接、涂装以及各工序间构件的物流转运,构件的全部生产加工过程由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完成,提高钢结构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每根构件上均有唯一识别码,构件的生产信息通过系统实时跟踪记录并自动存档,可实时掌握构件的生产状态,后续可随时查询。
(三)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智能化生产线应用场景:包含设计系统、生产主控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向生产线发送构件图中的精准尺寸信息,指导产线全自动划线、支模等,精确控制构件的几何尺寸、埋件的定位尺寸。生产主控系统根据生产数据精准划线组模,自动浇筑和高效振捣,自动控制构件的蒸汽养护时间,自动控制模台的进出,自动对拆模后模台上的残浆进行清扫。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原料入库、生产订单录入、产品检验到成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打通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实现构件生产的自动化、可视化、可追溯、一物一码,保障生产运营的管理能力。
三、智能施工
推广施工阶段及内部环节、岗位、资源等的数字系统,推进现场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探索智能技术方式,培育施工参与的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智能施工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基于BIM、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立面向政府端、企业端、项目端的智能施工管理系统,结合相关智能装备、智能终端,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人员、机械、物料、环境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处理、预警反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管控和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可视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
(二)BIM技术辅助深化设计系统应用场景:在项目进场前,使用BIM技术对场区内的施工部署、临时设施、临时用电用水等的安排布置模拟比选确定,做到入场即施工,节约工期。在施工前期,利用BIM技术对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进行参数化、模块化建模,优化模板、脚手架方案,精准统计模板、脚手架等施工措施的材料用量,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措施成本。
(三)BIM+AR技术辅助安装工程施工系统应用场景:将BIM 模型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精确定位,叠加在项目现场,清晰直观地反映机电安装工程排布走向,为施工提供可视化的参考和指导。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指导。检查验收时对比现场安装与设计模型是否一致,提升现场检查验收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过程中的精准控制。
(四)人机协同建筑机器人应用场景:培育熟练掌握建筑机器人施工的专业队伍,实现人机协同施工的智能建造模式,有效解决现阶段部分工程细部建筑机器人难以施工到位的缺点,提升施工质量、安全和效率。
(五)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包括各类报警、吊钩可视化和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安装的智能传感器,收集分析塔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发现隐患自动预警、报警,管理人员依据警示类型做出相应决策,预防设备超载、碰撞、倾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吊钩进行实时追踪,图像清晰地呈现在驾驶舱显示器上,塔吊司机能够观察到吊钩的周围环境,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采集塔吊司机的生物信息,杜绝无权限人员开启塔吊,实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规范管理。
(六)高层智能造楼系统应用场景:以机械作业、智能控制方式,实现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智能建造。将全部的工艺过程,集中、逐层地在空中完成。设备平台模拟一座移动式造楼工厂,采用机械操作、智能控制手段与现有商品混凝土供应链、混凝土高空泵送技术相配合,逐层进行地面以上结构主体和保温饰面一体化板材同步施工的现浇建造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工,实现高层及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现浇施工建造。
(七)一体化施工人员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在现场布置人脸识别闸机、安全教育一体机、VR安全教育室及工人积分兑换终端等设备,借助数字系统建设实现工人从进场信息登记、安全教育、人员考勤、AI行为识别、安全行为管理与评价等数据自动流转,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实现项目人员管理过程。(八)危大工程物联网安全监测系统应用场景:充分应用物联网系统在数据收集精度高、频次高、传输速度快、全天候和预报警及时的特点,在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危大工程进行实时监测,辅助项目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九)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实测实量系统应用场景:使用带有物联网数据传输功能的结构质量测量装置,对工程结构实体快速进行质量监测,快速结果计算和内业资料整理,提高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工程实体质量。
四、智慧运维
推广工程建设过程延伸并协调的工程运维数字系统,开展工程数字化系统与智慧运维系统对接,探索智能技术方式,培育运维参与的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利用BIM、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建立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园区或建筑的智慧运维管理。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采集设备,利用大数据和相关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设备故障、优化维护计划,协助运维人员处理。
(二)BIM+AR技术协助安装工程运维系统应用场景:依据安装工程竣工图纸,在运维阶段利用BIM+AR技术对隐蔽覆盖的管网进行精确放样,方便对隐蔽管线的检查维修。
(三)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场景:适用于桥梁、隧道、公共建筑、堤坝、港口码头等城市大型基础设施以及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标志性大厦等超高层、大跨度在内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内的重要结构的安全性健康监测。通过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结构健康性能安全预警系统实现项目设施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价,利用BIM技术,将结构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状态进行数字化展现,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时评估结构安全。为管理者和用户及时了解设施安全状态提供依据。
(四)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系统应用场景:以BIM模型为基础,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汇总和智能分析,建立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系统。围绕邻里、健康、服务、治理、教育、低碳、建筑、交通、创业等九大未来场景,构建用户体系、积分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体系、智慧通行、邻里交往体系、数字社会应用体系、商场体系、监督体系、物业服务体系等服务应用,为社区运维提供治理端、运营端和居民服务端入口。
(五)智能型高空升降灯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高铁站、地铁站、机场、码头、大型展厅、体育馆、剧场、大会堂、厂房等高空照明场所;是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故障检测算法技术、人工智能运行节能算法技术的高空智慧节能照明系统;通过管控平台平面图或数字孪生呈现出智能定位灯具故障节点、维护超限提醒、故障自动检测预警并自动生成报表,可提前精确备料;自动检测判断照明区域的人流量,并根据实际照明需求自动对照度精细化管控,减少能源浪费;在维修时只需要操作手持式控制器,操控灯体降至地面进行维护,无需组织高空特种作业人员,无需筹备大型登高机械,提高维护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安全事故风险。
五、建筑产业互联网
围绕智能建造技术与管理,推广适应行业(产业)协同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数字系统,探索智能技术方式,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培育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互联网集中采购金融平台系统应用场景: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建立招投标、建筑材料采购、工程机械租赁互联网集中服务平台,降低建筑企业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辅以供应链融资担保服务,保障建筑企业供应链安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集电子化招标、在线交易、物流整合、供应链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集采平台。
(二)互联网建筑业服务平台系统应用场景:聚焦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市场行情不透明、材料质量难保障、劳务管理难放心、拓客渠道难获取等问题,为建筑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全品类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交易服务、废旧物资处理服务、劳务招募服务、智能建造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法律咨询、工程招标公告、工程保险在线投保等多项保障服务,满足建筑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多方面需求。
六、智能建造设备装备
面向智能施工要求,推广在“危、重、繁、脏”工序岗位作业中实现“机器换人”的机械设备、工程装备、建筑机器人,探索与产品系统、制造工艺、施工工法一体的智能建造设备装备研发应用,融入全专业、全过程数字生态,推动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
(一)智慧工地相关装备设备
1. 智能地磅应用场景:通过相关硬件设备自动采集大宗材料进出场数据,具有物料称重、称重数据存储、称重数据读取、即时牌照以及物料验收偏差分析等功能,提高物资计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实现全过磅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2. 智能危险源识别系统应用场景:采用视频大数据结构化平台,将施工现场各类视频图像数据接入,进行内容解析,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反光衣进行特征识别,对施工现场的火源进行智能化监测,对各类不安全行为及隐患进行声光警示。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
3. 高点全景巡检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进度监测。通过高点全景监控设备实施获取施工现场的画面,结合AI算法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着装、安全网破损、临边防护缺失等安全隐患进行实施监测并告警,同时智能识别施工现场各作业面的人数与当前进度,生成客观且完整的数据记录,反馈安全问题与实时进度。
4.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应用场景:在施工现场设置固定的无人机库,无人机的巡检内容、路线与时间可通过智慧工地系统进行设定,无人机库建成后根据系统设定可完全自主操作,无须人为另行操控。无人机定点定时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视频图像数据入库后直接上传系统,由系统进行相应分析和存储。
(二)智能施工相关装备设备
1. 智能施工升降机应用场景:具备全天候运行、主动自检、AI识别、自动防夹、智能调度、层门联动、精准平层、异常自停、远程警示、故障自诊等功能,能实现无专职司机下的自动、安全、高效运行。
2. 智能布料机应用场景:用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自动完成混凝土均布料作业,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3. 智能钢筋捆扎机应用场景:该设备主要用于铺设钢筋后对交错及平行的钢筋进行固定绑扎连接,在绑扎节点应用此设备可自动将节点用铁丝绑扎好,替代人工绑扎。适用于现场施工、PC构件厂、装配式建筑、大型桥梁、道路、铁路建设、隧道建设等混凝土浇筑前的钢筋绑扎工序,用以替代传统手工绑扎钢筋工艺。
4. 远程控制塔机应用场景: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采集、分析塔机现场信息,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结合操作模组,将塔机操控全要素信息传输至塔机系统,实现塔机远程操控。通过全方位信息展示和关键运行信息自动提示,实现高效的人机协同,实时比较实际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差值,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实现精准吊装,提高作业效率。
5. 钢筋数字加工设备应用场景:根据BIM钢筋模型,通过BIM+物联网技术与智能钢筋加工设备无线中继端模块进行数据交换,采用网络上传构件钢筋骨架图形数据至BIM服务器,通过云端获取钢筋加工的各种参数数据,将加工数据分配给加工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云平台远程管理。
(三)建筑机器人
1. 测量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建筑内部施工的实测实量,采用智能测量算法处理技术,可自动化生成测量报表。
2. 外墙喷涂机器人应用场景:适用于外墙涂料喷涂施工场景。
3. 内墙喷涂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室内墙面、顶棚的腻子、乳胶漆全自动涂敷作业,综合覆盖率达80%以上,适用于普通住宅、洋房、商品房、公寓、办公楼等精装修或工业装修场景。
4. 内墙抹灰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室内大面积墙面抹灰施工,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同时辅以人工对墙体边角补充抹灰。
5. 地面整平机器人应用场景:在混凝土浇筑后,对地面进行高精度整平施工,普遍应用于适用于住宅楼层、地下室、厂房、商场等施工场景。
6. 地面抹平机器人应用场景:在混凝土初凝后,对地面进行提浆、抹平、收面施工,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场景。
7. 地面抹光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用于混凝土终凝前,对地面进行抹光施工,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场景。
8. 地坪研磨机器人应用场景:用于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可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和室内厂房的环氧地坪、固化剂地坪、金刚砂地坪辅助施工场景。
9. 地坪漆涂敷机器人应用场景:全自动完成地面地坪漆的底漆、中涂漆以及面漆的涂敷,适用于大面积地坪漆施工场景。
10. 打孔机器人应用场景:承担机电安装工程打孔施工作业,主要应用于地下车库顶棚打孔施工,通过激光雷达、力传感与BIM技术进行定位导航和智能路径规划,实现打孔、吸尘和钢筋自动避让功能。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搜索新闻
新闻动态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
- 服务热线0571-87066020
-
E-mail
- E-mailZJGBA@qq.com
- TOP